養老金年內入市步伐漸近,怎么入成為市場關心話題。
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
洪磊表示,養老金入市分為具體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由受托人進行的大類資產配置管理,為委托人構建合理的大類資產組合,匹配委托人風險特征和支付需求,化解長周期經濟社會風險。
第二個層面是由基金管理人通過公私募基金進行的具體投資組合管理,以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為基礎精選投資標的、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獲取與經濟長期增長相一致的穩健回報為目標,為分配到各大類資產上的養老金提供投資工具。
洪磊解釋稱,這也意味著,養老金在經過大類資產組合管理后,不直接投資于股票、債券等最終標的,而是依據事先確定的篩選原則,將大類資產分散投資于全市場中符合條件的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或其他專業性投資工具。
“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托管制度、公平交易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大數據監測體系等一系列制度保證了間接配置的安全性。”洪磊稱。
目前,中國地方養老金入市已有先例,廣東、山東兩地都將部分養老金結余委托全國社?;鹜顿Y,但是全國性的大規模養老金入市仍待突破。
2015年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正式發布,《辦法》明確養老金目前只在境內投資,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據專家預計,這一部分資金將不超過6000億元。
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余3.56萬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余3.18萬億元,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累計結余3845億元。
龐大的資金卻匹配著遠遠跑輸銀行存款的收益率。
2009年至2014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為2.2%、2.0%、2.5%、2.6%、2.4%、2.9%,低于同期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按照銀行利率計算(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在5%左右),相差一個點,3.5萬億元每年的“損失”就是350億元。
也因此,建立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機制,實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勢在必行,成為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目標的內在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全國社?;?.8萬億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達15.14%,這是全國社保基金自2000年開始投資運營以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一年。
社?;鸬馁嶅X效應無疑為養老金大規模入市提供了良好的鋪墊。
全國社?;鸺s有一半資產由18家境內投管人管理,其中基金公司占16席,管理資產占委托管理資產的90%以上。企業年金20家投資管理人中,基金公司11家,2012至2014年期間,基金投管人年化平均投資收益率在各類投管人中最高。
這也是洪磊認可養老金借到基金入市的重要原因——大規模投資運作效率以及業績可比性好。
在洪磊看來,養老金年新增資產以萬億計,不久即將成為第一大類可投資資產,投資決策效率將成為最大挑戰。必須找到一種機制,讓養老金配置到各類基礎資產的過程更加專業、透明、簡單,以風險管理和成本管理為基礎,追求市場平均回報。公募基金是資產管理領域運作最規范、信息最透明的行業,具有業績基準清晰、產品類別豐富、競爭性強、市場容量大等優勢,是養老金進行大規模資產配置與調整的最佳工具。
此外,公募基金業績可比性好、成本低廉,符合養老金的業績穩健需求。自基金成立日至2016年2月19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7.57%,超出同期上證綜指9.98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8.59%,超出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5.84個百分點;向投資者累計分紅超過1萬億元。